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持续迭代演进、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股票配资十倍网站,一场高规格的人工智能盛会再度在厦门启航。昨日,第六届中国人工智能大赛正式启动,将于12月举办成果发布会。此次大赛的举办,既是落实“人工智能+”国家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厦门抢抓机遇、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当前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全球竞争格局与发展范式。8月26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系统部署2025-2035年AI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路径,既是抢占技术制高点的战略抉择,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本次大赛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响应“人工智能+”行动要求,通过搭建高水平赛事平台,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以大模型为代表的先进人工智能技术在产业和社会各领域的应用落地。
本次大赛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指导,厦门市人民政府主办,厦门市数据管理局、厦门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厦门市公安局、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承办,以“融新汇智竞促发展”为主题,围绕“安全治理”和“创新发展”两大方向设置赛题。
大赛秉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办赛原则,面向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等征集参赛团队。即日起至10月中旬,参赛团队可通过中国人工智能大赛官网(https://ai.xm.gov.cn/)注册报名。报名时按规定提交所需材料,经审核通过后即报名成功。
大赛将根据技术赛参赛队伍的客观成绩和案例赛专家评审结果进行综合排名,拟对排名前10%(向上取整)的优秀团队颁发“第六届中国人工智能大赛”A级、B级奖项,获奖团队还享有方案推介、宣传展示、机遇拓展、产融对接、供需对接、人才奖励等六大权益。其中,获奖作品将入选由大赛组委会组织编制的优秀作品集,获奖团队均可参与相关的项目路演、产业对接会等对接活动。
作为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赛事,中国人工智能大赛自2019年启动,至今已连续举办五届。赛事不仅是一场技术竞赛,更是产业生态构建的重要平台。厦门将以本届大赛为契机,持续完善人工智能产业链和创新生态,探索更多“AI+”应用场景,加快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集群,为“人工智能+”国家战略贡献厦门智慧和力量。
小贴士
设置人才引进绿色通道
厦门将为优秀团队成员设置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日前,厦门出台实施“AI产业人才8条”,对大赛获奖选手、团队来厦创新创业的享受重点产业骨干人才10万元至15万元补助;推荐入驻“零租”孵化器,最长3年免租;提供算力、模型、资金等创新资源支持。获奖团队带头人,可申请认定市高层次B类、C类人才,享受医疗保健、交通出行等人才保障优待。
链接
厦门人工智能产业“加速跑”
产业集聚、算力升级、场景拓展全面开花
近年来,厦门市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发展,围绕算力、算法、数据、场景、人才五大核心要素持续发力,不断完善产业顶层设计与政策体系。截至去年底,全市已聚集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过400家,涵盖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等全链条环节。
核心产业方面,全市共78个深度合成算法、4个大模型通过备案,揭榜7项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任务,7个行业垂直模型进入福建省重点培育库。国投智能、星宸科技、美图、亿联网络市值超百亿元,美图入围“2025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50”。融合应用产业方面,供应链、新材料、公安、医疗、制造等典型场景加速涌现,人工智能+供应链、人工智能+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相关项目获国家部委支持;国投智能Qiko、弘爱医院康复AI智能体、众数文鳐等一批国内首创模型和智能体示范效应明显。安井食品、厦门航空等37个人工智能场景入选省级典型,占全省比重32%。
激活数据要素
夯实发展“新动力”
制度是一切工作稳步前行、目标顺利实现的保障。厦门先后编制出台《厦门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及人工智能产业链图谱,并于今年发布《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人工智能产业人才8条措施》,从政策、资金、人才、项目等方面形成系统支撑,建设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打造思明区、集美区两个人工智能方向的省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区。
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支撑。厦门持续升级算力补贴政策,对符合国家规定的智算中心项目最高给予6000万元补助,并将算力使用补贴上限提高至1000万元,形成建设方与使用方双向激励,撬动社会资本加快在厦布局智算中心。目前全市智算规模已突破2000P,预计2025年底将达到3000P。同时,厦门正加快建设全市算力调度服务平台,届时将实现全市智算资源“可视化、一张图”,并对外提供高质量数据集、算力撮合与补贴兑现等服务。
高质量数据是人工智能创新的源头活水。厦门深入实施《厦门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围绕“汇聚共享、融合开发、流通交易、赋能应用”四大环节,持续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全市已建成统一数据汇聚共享平台,累计汇聚全市政务部门400多个业务系统的公共数据超148亿条,广泛应用于普惠金融、商业选址、智慧交通等场景。公共数据融合开发平台接入超50亿条公共数据,两个项目入选国家公共数据应用示范场景,落地场景数量居全省首位。引导本市特色领域提升汇集、供给、流通和应用行业数据能力,建设行业高质量数据集,文鳐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垂直大模型高质量数据集获国家先行先试试点,推动4个行业数据集获评全省首批人工智能行业高质量数据集。
拓展应用场景
打造“AI+政务”示范
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我市已累计发布人工智能能力清单100项、需求清单284项,建立场景开放和供需对接机制,形成“企业提需求、政府搭平台、市场来对接”的闭环模式。近日,厦门印发《2025年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行动方案》,聚焦制造业、供应链、医疗健康等六大重点领域,精准组织供需对接,支持龙头企业举办场景创新大赛,加快推动“AI+”落地应用。
此外,我市将政务领域作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的重要突破口,统一建设政务AI算力平台,在政务外网部署DeepSeek、通义千问等核心大模型及工具链,全面支撑政务办公、审批服务、城市治理等场景需求。
在“AI+政务服务”方面,厦门已建成基于大模型的智能问答体系,为“高效办成一件事”、人社、公积金、企业注册登记等业务提供“文本+语音”咨询服务,累计服务群众超20万人次、处理会话超50万次。同时上线“边聊边办”智能审批功能,实现对话直达业务办理,全流程自动化核验审批。
在“AI+城市治理”方面,厦门依托城市大脑物联感知中台、AI中台等基础平台,推动AI赋能交通管理、市容整治、应急管理等场景。依托10.7万个智能设备,构建自动预警模型,支持消防、管廊等领域智能监测;基于107个AI算法,赋能59类治理场景,实现违规撑伞、占道经营、交通违法等问题的自动识别与联动处置,治理效率显著提升。
在“AI+政务办公”方面,厦门打造“一网协同”智能中枢,集成公文智能写作、会议纪要自动生成、多语种翻译等功能,并上线“我的数字人”智能助手,实现政策文件、业务数据“即问即查”,显著提高政务办公智能化水平。
赛题设置
大赛围绕两大方向设置十道赛题
本届大赛延续往届“技术赛”与“案例赛”相结合的形式,共设置十道赛题。
(一)安全治理方向
1.大模型对抗赛
2.AIGC音频检测赛
3.AIGC视频检测赛
4.AIGC标识提取、溯源案例评选赛
5.大模型幻觉挑战赛
(二)创新发展方向
1.大模型赋能网络安全案例评选赛
2.智能图纸审查技术赛
3.人工智能赋能合成生物制造创新案例赛
4.人工智能赋能供应链案例征集赛
5.具身智能应用创新案例评选赛
厦门日报全媒体记者翁华鸿股票配资十倍网站
配资门开户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